在青岛中远海运连云港流体公司新厂区,由天津中远海运所属低碳公司打造的光伏项目中,数千块光伏板铺展成一片蔚蓝色的“能量海洋”,将无尽光能持续转化为清洁电力,成为天津中远海运与青岛中远海运深度协同、践行集团发展战略的生动写照。
流体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专注于液体化工码头智能装卸设备及智慧码头运营系统、常温及低温流体装卸设备等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。受行业高耗能、高碳排属性影响,电费长期以来都是经营的“硬成本”。为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号召,助力集团发展战略目标,低碳公司与流体公司主动携手,聚焦光伏发电项目展开深度合作,推动新能源业务与制造业务的跨界融合,快速敲定25年运营协议,共同推进绿色低碳项目布局,为企业提质增效、塑造竞争优势开辟新路径。
基于集团内部高效协同的有力支撑,天津中远海运与青岛中远海运打破地域与业务壁垒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项目各环节紧密衔接、高效推进,仅用30余天便顺利竣工验收,创造了“短周期、高效率”的建设佳话。
项目自5月15日投入运行以来,截至10月已累计提供清洁电力75万度,直接节约电费约67万元。据测算,光伏项目首年等效利用时间约1078小时,运营期内年均发电量可达512万度。清洁电力的稳定供应,有效降低了流体公司的用电成本,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不竭的绿色动能,让“绿色工厂”从口号转化为可量化、可复制、可持续的优质资产,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这场跨地域的“光能联动”,是集团内部强化战略协同、共促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,用内部协同把新能源链嵌入制造链,实现了流体公司降本增效与绿色低碳的双重目标,也扩大了低碳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,探索出一条产业协同与节能降碳相辅相成的共赢路径,为集团内部跨区域、跨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积累了新经验。
未来,天津中远海运将继续以集团发展战略为指引,深化多领域、多层次合作,让内部协同成为破解发展难题、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引擎,加快推进建设行业领先的现代物流科技企业。